2007年5月30日星期三

郊遊聚首一堂



四月份天晴, 難得相約小學同學一齊報名春日郊遊樂, 大家約會時, 總會回憶一齊遠足, 踏單車, 唱卡啦OK 的美好時光, 只是隨著不饒人的歲月除外, 我們的生活習慣也變得完全不能遷就對方, 現籍著這郊遊聚首一堂。

第一站南生圍, 天空偏色多雲, 身在大自然的環境裏, 這時我居然完全忘記好好招呼朋友, 只顧追隨自己的攝友去那殘舊的房屋拍攝, 我真失禮. 環視野草繁雜, 四月份的還不是漲潮的日子, 連湖水也變得一潭死水了, 草源上還殘留椅墊,感覺跟大自然背道而馳, 想起以前曾經過此處, 沒有垃圾, 也沒有棄置的傢俬, 是一片綠葉的世界, 今非昔比了, 時代的人類本著方便而抛之, 到頭來破壞大自然生態還是在人類之手中.



第二站於蔚濠海鮮酒家享用圍村九大簋宴,包括香茜燒米鴨、圍頭五味雞、白水浸烏頭、盆菜炆豬肉、陳皮豆豉蝦、蟹肉河口絲、時菜鯪魚球、蠔油炆北菰、糖醋酥肉骨、真是山珍海味, 吃完午飯去錦田水頭村參觀奇趣樹屋及往錦田鄉村俱樂部遊覽, 下午正值天氣炎熱, 小朋友們由樹屋去洞悉大自然, 我一邊替他們拍攝一邊你追我追, 樂不亦乎也, 只是同行的人數太多了, 經過有機蔬菜的農場, 只見農夫把已拔好的蔬菜清洗, 估一估一斤菜值幾元呢 ? 答案是八元一斤, 跟市面有機蔬菜相比只是貴了四, 五元, 師奶甚至住家男人也齊齊買一斤回家品嚐。

2007年5月29日星期二

觀龍樓=廉租屋

觀龍樓(英文名: Kwun Lung Lau),是香港房屋協會出租單位,俗稱「廉租屋」。 觀龍樓位於香港島堅尼地城龍華街20號,1968年落成,由A座至F座,共有6座。


去年為了”我們的空間 - 向 David Hockney 致敬”去找一些題材, 經過觀龍樓, 跟一般屋邨沒有佷大的分別, 只是它由A座至F 座排成一齊, 大堂中有休憩座位, 連電梯也有六個, 那時經過的目標只是拍那個觀龍樓的標題, 沒想過直接上去參觀。

那日義務拍攝, 我跟龍兄提早到西環體育室內了, 於是想出去拍攝透透氣, 可惜外面滂沱大雨, 有勞龍兄的提攜去參觀觀龍樓, 不枉這個雨天, 我們登上觀龍樓, 不知該上那一層樓參觀, 不如直接上最高層參觀一下, 順便找一找靈感去拍出不同的角度, 登上電梯按”20” 字, 在電梯裏有一家大小, 老年人, 他們的目光好奇望我們, 時間一秒又一秒一分鐘又一分鐘, 這電梯真慢吞吞, 終於到了二十樓, 詫然, 地方好廣闊, 就像身在花園中一樣, 可惜沒有種值花草植物, 要不就整層一定充滿活力。

經過每一戶總是空屋, 十室九空, 冷冷清清, 只聞陰風風陣陣, 走廊的燈光不足, 就像省油的燈, 每走一步總感到走向黑暗, 幸好我不是孤身上路, 身邊還有龍兄為我照開前路的光明, 經2001室時, 腦海中興起了一本雜誌的門牌紀念年歷, 跟著龍兄一齊去找2007的門牌, 向上望又是空戶, 20-07門牌有鐵門, 我嘗試打開鐵門, 拍了幾張作品, 始終拍不出自己的感覺, 有感抄襲作品未必成事, 只要肯嘗試就會知道自己的拍攝毛病, 那我的毛病又是什麼? 隨心所欲去拍攝吧, 或者沒心思拍的也會拍出靈感出來。

“觀龍樓”這廉租屋有點破舊, 房屋十成九空, 香港地少人多, 只是有誰願搬進這破舊的廉租屋呢, 現代日新月異, 只有老一輩的老年人才肯長住下去, 途中遇上幾位寂寞的老婆婆, 她們總是友善地問候, 有些呆坐在椅子上, 像是在等待著兒女回家的身影, 如果你身在觀龍樓或許可以找到更好的靈感,只要你願意進入這異地一一探索。

2007年5月3日星期四

“巴別塔”


剛放完復活節假期, 心境還未回復, 總是在夢遊似的, 無心工作, 突然桌上電腦傳來前同事的MSN , 約我上她家聚會, 由她親自下廚, 一齊租碟看, 我即時變得精神奕奕, 想起第一次認識時, 她還是一個新同事, 職位雖然不同, 只覺得她太自我保護, 人又很沉默, 不知不覺共事三年了, 在這三年公司上下員工舊的走新的也來, 令我們產生一份友誼, 開始互相關心, 互相安慰, 由那時刻開始, 我跟她產生了一份奇妙的信任, 只因其他同事之間相處也有利益心態, 但我跟她的相處是無私的。

放眼環視公司的環境, 真的很少人聲, 笑聲,失去了從前的熱鬧, 人人都戴著假面具, 像機械人打鍵盤, 接聽電話, 有時跟某同事眼神接觸感受到他的空洞軀殼, 或許放工時間才回復他們的本質吧~

當天跟她一齊去租碟看, 她推介一套西片巴別塔” , 還說故事好好看, 我看一看封面, 只感主角陌生, 片名又不知是什麼意思, 一定又是打打殺殺的場面, 但看她對“巴別塔描繪得那麼好, 而且她己看了一次了, 今次特地陪我看多一次, 心裏有點不好意思。因她什麼都將我放在第一位。

戲開場了 , 一開始看劇情有點難明白, 但是深入看下去, 會發覺到導演用不同的手法去拍出不同細節, 開頭以為是一個故事一個地方, 結果看得一頭霧水, 只因劇情發生在四個不同的地方 ,人物, 生活習俗等等。

四段劇情發生在摩洛哥、墨西哥和日本,摩洛哥二個小孩誤打誤撞因一粒子彈貫穿了三個時空。於摩洛哥旅行的一對美國夫婦,妻子因而被他們意外地中槍, 他們的二個小孩保姆, 最後是提供槍的役所廣司與女兒菊池, 引發一連串骨牌效應的事件。

故事中令我震撼的是日本聾女角那情節, 她因說不到話而融入不到這社會, 感到孤寂, 竟然不惜賣弄色情, 令人有點替她同情, 雖然跟劇情沒有關聯, 但一支槍而帶出聾女的生活情節, 加上音響, 己深深體會到她的孤獨無依和渺小. 美國二個小孩跟隨保姆去婚禮過程中, 拍出不同文化習俗等, 保姆的決定讓美國夫妻的孩子被遺棄於荒野。 為她們的安全感到提心吊擔, 摩洛哥二兄弟之間的妒嫉引致傷亡, 美國夫婦身在語言不通的異地, 驚慌失措地求援助。

戲看完了, 我還是不明白劇情的細節, 好奇心問她, 那二個被棄於荒野的孩子沒事了嗎, 她說由保姆跟警察的對話中可以知道她們相安沒事, 那日本聾女點解要那樣祼露給外人看呢 ? 原來不外是想有人接受她, 她的語言沒法表達到, 只能用身體語言去表達, 最後我得到滿意的答案, 為劇中的故事沉思著….

巴別塔其意思是什麼, 原來它源於聖經,真的有點稀奇, 只聞 人要立意起一座巴別塔”,神要令他們的口音混亂,他們在溝通上出了問題,而巴別塔也不能建成。 這電影的名字直接說出了電影的主題,四個不斷交替出現的國家為世上不同人種的生活烘托強烈對比。